中国科大2024年来京校友座谈会进行

2025年7月10日(周五)晚,中国科大2024年来京青年校友晚餐座谈会在北京校友会办公室举办,秘书长刘志峰(9500)、李文秀(0908)与8位新到北京发展的青年校友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校友情况,听取大家对北京校友会未来发展的期望与建议。

座谈会前,北京校友会通过邮件、微信通知等方式向所有了解的2024届来京校友提前发送了报名通知。

图:刘志峰秘书长介绍校友会情况

我们首先向与会校友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大北京校友会的基本情况,并分享与预告近期将举办的校友活动,如中国科大北京生医校友座谈会等。我们强调,校友会不仅是联络感情的平台,更是资源共享、信息互助的网络。同时也鼓励青年校友主动带头组织活动,“自己攒局”,校友会将全力支持。

在交流环节,青年校友依次介绍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与职业经历。一位已经进入北京大学协和医学院深造的校友提到,科大注重科学精神与细致严谨的学风让人怀念,希望在北京也能找到这样的共鸣与归属。正在清华读博的校友面临择业压力,坦言化工行业信息分散、资源闭塞,并表示如果有机会非常愿意参与编写一份关于化工行业求职的经验推送,为后续校友提供参考。对此,我们表示,校友会此前曾整理过化学材料行业校友去向简报,也曾数次组织化学行业校友会。另一位在AI行业工作的校友谈其在AI行业的工作经历及技术创业的初步构想,希望能在校友圈中寻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与会青年校友普遍表达了对建立更紧密行业小组的期待。

图:青年校友进行自我介绍

围绕如何更好发挥北京校友会桥梁纽带作用,多位校友提出可以组织如登山、羽毛球等轻松文体活动,既增强交流又降低参与门槛,这一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也有建议推动企业内部建立“中国科大联络群”,在组织团建活动时更有认同感。一位校友提到建立“校友小程序”的想法,便于高效对接同专业、同行业校友,但认证方式仍需进一步探索。秘书长刘志峰鼓励校友们表达诉求,早些融入校友网络,不要“明天生孩子,今晚拜观音”(很多科大人如此。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永远不参加校友会,突然有了教育/就医/失业/就业的诉求,就来了。以后又消失了。犹如在科大平时不学习,提前三天突击过关,永远没有人脉积累)。并说明“研究+搜索”是链接理工科校友了解资源的重要手段——几乎每一个行业,科大人都有所涉足。例如在协和医学院+协和医院,有什么校友,很容易通过Google搜索初步整合(但知道这些校友,哪怕邮件有了,不敢Cold Call联络,很多科大人是胆怯的)。他指出,尽管科大校友在科技企业和高校分布集中,但高度的行业聚集也带来了参与度和覆盖广泛度不足的挑战,建议大家主动运用社交媒体与搜索引擎,勇于联络。他也希望大家能够将参与和组织校友活动视为一种荣誉,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同建设真正属于自己的平台。李文秀秘书长也表示,校友会将全力支持大家开展各类活动,欢迎校友随时联系,资源共享。


图:青年校友发表对校友会活动的期待

本次晚餐座谈会不仅为青年校友搭建了交流平台,也为北京校友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注入新的思路与活力,期待更多年轻校友与我们保持联系。

图:全体与会人员大合影

2025-07-11